首页 > 诗文 > 陆游的诗 > 浣花女

浣花女

[宋代]:陆游

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

当户夜织声咿哑,地炉豆秸煎土茶。

长成嫁与东西家,柴门相对不上车。

青裙竹笥何所嗟,插髻烨烨牵牛花。

城中妖姝脸如霞,争嫁官人慕高华。

青骊一出天之涯,年年伤春抱琵琶。


“浣花女”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边有个姑娘头上梳着双角髻丫,常常跟着母亲每天采桑又是绩麻。

晚上纺线对着门儿纺车声音咿呀,地边炉上豆秸哔剥正在煎熬土茶。

长大以后离开爷娘嫁到附近人家,门对门儿几步就到不用乘车备马。

青布裙竹篾箱毫不伤叹低了身价,髻边插着牵牛花儿多么光彩焕发。

城里那些妖媚女子脸儿好似云霞,争着嫁给大官贵人慕他富贵荣华。

哪天丈夫骑着黑马远走海角天涯,年年春天哀愁忧伤独自弹着琵琶。

注释

双髻(jì)丫:未成年的女子把头发编成小辫,盘于头顶左右两边。苏轼《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诗:“还将一枝春,插向两髻丫。”

阿母:母亲。

供:从事。

当户:对着门户。

咿哑:织机声。

长成:长大成人。

不上:不到。

青裙竹笥(sì):喻嫁奁之菲薄也。《后汉书·戴良传》:“良五女并贤,每有求姻,辄便许嫁,疎裳布被,竹笥木屐以遣之。”苏轼《次韵田国博部夫南京见寄二绝》诗:“火冷饧稀杏粥稠,青裙缟袂饷田头。”笥:盛衣物的方形竹制盛器。

烨(yè):光彩夺目的样子。一作“灿”。《诗经》:“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崪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妖姝(shū):妖艳的女子。脸如霞:脸泛红貌。韩偓诗:“背人细捻垂胭鬓。向镜轻匀衬脸霞。”张耒《上元都下二首》:“淡薄晴云放月华,晚妆新晕脸边霞。”

青骊(lí):黑色的马。

伤春:因春天到来而引起忧伤、苦闷。

“浣花女”鉴赏

赏析

开头四句着重写浣花女的劳动生活;中间四句写农村男女婚嫁风习;末四句写了与此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妇女,另一种婚嫁风尚,以及由这种婚嫁风尚带来的截然相反的另一种结局。诗中通过农村少女姑娘与爱慕虚荣的城市女子的对比,歌咏了农家少女勤劳、愉快的生活。全诗着墨素淡,语言平浅,是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画。

在这首诗中,作者把自己的目光集中到浣花溪旁的农家女儿身上,带着一种宁静舒坦的心情观望着自己所描写的对象,从淡朴的欢悦之中,体味着生活浑厚的内涵。全诗十二句,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前两层是对浣花女儿的正面描写。

“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当户夜织声咿哑,地炉豆秸煎土茶。”这是写浣花女少小在家时的生活片段。“双髻丫”一句,写浣花女子质朴单纯,不事铅华,带有一种真淳自然的风致,表现出生活中淡雅而未雕饰的自然美。“常随阿母供桑麻,”这是从生活角度对浣花女子朴素自然之美的进一步充实。接下两句是具体写浣花女儿的劳动情景。“当户夜织声咿哑,地炉豆秸煎土茶。”这里摄取的是劳动生活中的一个镜头:夜阑人寂,充满活力的浣花女子正对着窗门摆弄着织机;机旁不远处,豆秸正在地炉中燃烧,煎在炉上的家制土茶散发出了一阵阵清香。炉火影影绰绰地映照出纺织女子在织机咿哑节奏之中那张宁静充实的面孔。这是一个富有情态的主体画面,有形有声,充溢着安然自得的欢乐,不但描摹了浣花女子的生活真实,而且从中透露了作者所品味到的生活真趣。这是诗的第一层。

第二层是写浣花女子长成嫁人的情景。“长成嫁与东西家,柴门相对不上车”,是说浣花女儿与邻里男子成婚,彼此家门相对,不须油壁车马远道迎接,就可以过家为妇。其中隐含有李白诗中所写的那种真挚爱情:“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窗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长干行》)正因为这种爱情的存在,浣花女子才会在这种简朴的婚嫁中感到幸福和欢乐的满足:“青裙竹笥何所嗟?插髻烨烨牵牛花。”这里写浣花女子的朴素淡雅与其所追求的真诚爱情相一致,从而使其本质在人格的和谐之中体现出了高度的审美内涵。“插髻烨烨牵牛花”,这一鲜明形象中不仅包含了浣花女子欢乐的情态,而且表现了其别具一格的美的风韵,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这是诗的第二层。这一层与前一层相连,把浣花女儿的生活情趣与朴素本质,从外到内作了细致地展示,也为作者进一步表达感情进行了从容的铺垫。

第三层是写城中那些妖艳虚荣的女子。从“浣花女”的诗题来看,这一层似乎带有一些游离的味道,它在形式的衔接上,与前两层出现了错落现象。因而我们只有从诗人的情感上才可以为这一层找到合理的依据正因为诗人在前两层对浣花女子的正面描写之中,从简朴平淡的生活中窥到了深永真淳的自然美的意趣,所以随着诗人在描写中抒发感情的逐渐明朗,他需要更直接、更明确地表达自己的倾向。这一层就是诗人撷取自己所置身的都市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一页,借以说明自己的思想。与其说是用来与前面对比,倒不如说是作者需要由之来发出自己的议论。“城中妖姝脸如霞,争嫁官人慕高华”,语气中明显带有诗人的鄙薄之情。“争嫁”写世俗的追逐,寓示了追逐着轻薄浮艳的性情;“慕高华”则直接写这种追逐的内在实质,表明了这些“脸如霞”的“城中妖姝”徒有美貌,却在势利的虚荣中湮没了自己的真情。这必然要酿就其生活的悲剧。“青骊一出天之涯,年年伤春抱琵琶。”那些荣华富贵的高官并不看重爱情,常常离家远游,结果只落得这些深闺佳人茕茕空房,在一曲曲幽怨的琵琶声中诉说自己的满腹怨恨。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其《琵琶行》一诗中曾塑造了一个“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的商人妇,陆游借以来比喻争慕高华的浮艳女子,正在于说明其晚岁的孤独与凄凉。再将其与前面所写的浣花女儿相对照,就不难理解生活中欢乐与深永的价值,同时也能从中把握诗人感情渐次明朗的脉络。自然这中间浸透了诗人的审美理想。

刘熙载讲:“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放翁诗明白如话,然浅中有深,平中见奇,故足令人咀味。”(《艺概·诗概》)《浣花女》中,作者所捕捉的都是些生活中极为寻常、极易见到的东西,因而其在表面上并不见出奇之处。实际上前人七古之作也大多不注重于面相皮毛,而着力于内中贯通于一的气韵,在开阖转折之间显示出天工鬼斧之功力。这首诗在写作上从容叙来,选用的都是些平淡的语言,但“言简意深,一语胜人千百”,“出语自然老洁”(赵翼《瓯北诗话》),于平和散缓之中,沉淀着丰厚的感受,可以窥到作者的情趣、意趣、理趣。与陆游的爱国诗一样,这首别具一格的作品也有其不容忽视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本诗于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七月作于成都。这以前,陆游曾在成都城西外的笮桥寓居,跟当地的农民有较多的接触。

陆游简介

宋代·陆游的简介

陆游 ...〔► 陆游的诗(10篇)

猜你喜欢

营州歌

唐代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塞下曲

唐代张祜

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

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


虞美人·弄梅骑竹嬉游日

清代王国维

弄梅骑竹嬉游日。门户初相识。未能羞涩但娇痴。却立风前散发衬凝脂。

近来瞥见都无语。但觉双眉聚。不知何日始工愁。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


宿田家

唐代唐彦谦

落日下遥峰,荒村倦行履。

停车息茅店,安寝正鼾睡。

忽闻扣门急,云是下乡隶。

公文捧花柙,鹰隼驾声势。

良民惧官府,听之肝胆碎。

阿母出搪塞,老脚走颠踬。

小心事延款,屋余粮复匮。

东邻借种鸡,西舍觅芳醑。

再饭不厌饱,一饮直呼醉。

明朝怯见官,苦苦灯前跪。

使我不成眠,为渠滴清泪。

民膏日已瘠,民力日愈弊。

空怀伊尹心,何补尧舜治?


秦中吟十首·重赋

唐代白居易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

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织绢未成匹,缲丝未盈斤。

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

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

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

悲喘与寒气,并入鼻中辛。

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

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

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浣纱女

唐代王昌龄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赠邻女

唐代鱼玄机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浮萍篇

魏晋曹植

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

恪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

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

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

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新人虽可爱,无若故所欢。

行云有返期,君恩傥中还。

慊慊仰天叹,愁心将何愬。

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

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

发箧造裳衣,裁缝纨与素。


题红叶

唐代宣宗宫人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题袁氏别业

唐代贺知章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