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即事”译文及注释
译文
蒲叶一天天地长大,杏花也一天天的多了。
庄户人家要观看这些,贵在不失时机。
一大早就喂饱了牛,套上双驾车去耕东洼的田地。
蚯蚓从土中被翻出来,田鸟紧随着我飞。
它们聚合在一起啄食呜叫,声声哀怨犹如说腹空口饥。
我心肠软产生怜悯之心,看到它们挨饿我也感到伤心痛悲。
于是拨出我的食物给田鸟吃,天黑空着蓝子回到家里。
饥讽我太木讷愚钝,但我总是不肯回心转意。
注释
田家:农家。
即事:写眼前事物的诗称即事。
蒲:蒲草,也称香蒲,其茎叶可供编织用。
滋:长。
要(yāo):同“邀”,邀请。
此:指蒲、杏等生长的时令。
违:错过,违背。
天时:宜于做某事的自然气候条件。
饭牛:喂牛。
双驾:驾驭两条牛。
东菑(zī):泛指田园。
田乌:田间的乌鸦。
嗷嗷:声音喧杂的样子。
侧隐:同情。
顾:环顾,看。两:指自己与饥鸟。
筐:指竹编的饭蓝。
亲戚:父母兄弟。
诮(qiào):责备。
“田家即事”鉴赏
赏析
《田家即事》是一首田园诗。作者以老农一日耕事为中心,分别写三个层次。
首六句为第一层,写不违农时,勤于躬耕。“蒲叶日已长,杏花日已滋”,借眼前景物写季节紧逼,句式类似《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老农要看此”,造句古拗,不避俚俗,表现耕者的急切心情,与“天时”相应。“饭牛”“ 双驾”都是田家用语,“双”者,我与牛也。第二层四句写耕时所见一幅田乌觅食的特写画面。田乌群合乱噪,嗷嗷待哺,一“啄”一“饥”,极尽饿态形相。春耕刚开始群乌就如此,前一年的灾荒可知。诗人通过“群乌觅食图”形象地展示了一个特殊的背景,深刻地表现了一页悲惨的历史,即使在“小邑犹藏万家室”的盛唐,穷年凶岁,饥及禽鸟,何况是人。这一惊心动魄之笔,包含比具体画面丰富的意蕴;第三层六句写“我”(老农)的恻隐,“两伤悲”者,伤己悲乌也。“拨食与田乌”,其所拨者不仅是口中食,甚至可能有筐里谷种。空筐暮归,亲戚相诮,足以说明悖于常情常理。而结句“我心终不移”则大有释迦牟尼“割肉啖虎”甘为众生承担苦难的胸怀。中国古代的人道主义大概就在于此。
储光羲这首诗的风神骨貌,在于其写实内容与古拙形式,简练的叙事方式,承继汉乐府,虽入唐调,但已洗去六朝体的浮华、铺阵,在近体诗风行之时,五言古风一体,独树一帜。对于盛唐山水田园诗来说,它不鹜声律文采,在一片“田家乐”“风光美”新潮中,以沉浑的传统唱法倾诉农家真实况味,至少也应该说是为多样化存一范本,给盛唐诗多一种样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一年至二十八年(733—740年)辞官隐居家乡润州延陵时期。在盛唐诸家中,储光羲属王维、孟浩然一派,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他选择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自己的抒写对象。以五古的形式,写了许多田园诗,不仅有《田家杂兴》、《田家即事》等组诗,还以渔父、樵夫、牧童、采菱、采莲、射雉等田家生活为题材,此诗就是其中的一首。
猜你喜欢
田家即事
蒲叶日已长,杏花日已滋。
老农要看此,贵不违天时。
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
蚯蚓土中出,田乌随我飞。
群合乱啄噪,嗷嗷如道饥。
我心多恻隐,顾此两伤悲。
拨食与田乌,日暮空筐归。
亲戚更相诮,我心终不移。
题浔阳楼
自此后诗,江州司马时作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
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
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
深夜湓浦月,平旦炉峰烟。
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
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
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
太平寺泉眼
招提凭高冈,疏散连草莽。
出泉枯柳根,汲引岁月古。
石间见海眼,天畔萦水府。
广深丈尺间,宴息敢轻侮。
青白二小蛇,幽姿可时睹。
如丝气或上,烂熳为云雨。
山头到山下,凿井不尽土。
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
北风起寒文,弱藻舒翠缕。
明涵客衣净,细荡林影趣。
何当宅下流,馀润通药圃。
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