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iú mín tú
注音ㄌㄧㄡˊ ㄇㄧㄣˊ ㄊㄨˊ
繁体流民圖
宋·熙宁六年,郑侠见岁歉而赋急,流民相携塞道,因命画工悉绘所见而成《流民图》,奏献宋神宗,并上疏极言新政之失。
宋•熙宁 六年, 郑侠 见岁歉而赋急,流民相携塞道,因命画工悉绘所见而成《流民图》,奏献 宋神宗,并上疏极言新政之失。参阅《宋史·郑侠传》。
引宋•魏泰 《东轩笔录》卷五:“熙寧 六七年, 河东、河北、陕西 大饥,百姓流移於京西就食者,无虑数万……流连襁负,取道於京师者,日有千数。选人 郑侠 监 安上门,遂画《流民图》,及疏言时政之失。”
后借指反映社会黑暗现实的作品。 清•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三七:“吁嗟献纳者,谁上《流民图》。”
吴晗 《闻一多先生传》:“他用嘴、用笔唱出了《石壕吏》,画出了《流民图》。”
《流民图》是近代画家蒋兆和历时两年创作的纸本水墨设色中国人物画。该画残存的上半卷现藏于中国美术馆,下半卷已经遗失,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全画卷以一片瓦砾为背景,刻画了一百多个深受战争灾难之苦的难民形象,描绘了战乱中劳苦大众流离失所的惨状,记录着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流民图》的创作以骨法用笔为基础,融入西方解剖、透视、块面等写实技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物画的表现力。作者不仅刻画人物的外在形象,更注重对人物内心的细腻挖掘,烘染出悲怆的氛围,宣泄着作者愤慨的情绪,具有强大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