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顾影惭形顾影惭形的故事

顾影惭形的成语故事


拼音gù yǐng cán xíng

基本解释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指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出处晋 傅咸《申怀赋》:“芬芳并发,我秽其馨;德音光宣,我累厥声;岂伊不愧,顾影惭形。”


暂未找到成语顾影惭形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顾影惭形)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顾倾人东汉·班固《汉书·外戚传·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三顾茅庐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不屑一顾明 方孝儒《送吏部外郎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不顾一切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义无反顾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
偶影独游晋 陶潜《时运 序》:“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影独游,欣慨交心。”
刀光剑影南朝 梁 吴筠《战城南囚首》:“剑光挥夜电,马汗昼成泥。”又《边城将》:“刀含四尺影,剑抱七星文。”
刀光血影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一:“武汉三镇,自北伐以来,在刀光血影之下已经窒息了整整十年。”
前瞻后顾清·梁章钜《归田琐记·七十致仕》:“死期将至,尚留金紫之班,而必至日暮途远,夜行不休,前瞻后顾,无所栖归,不亦太可怜乎!”
势合形离三国 魏 何晏《景富殿赋》:“桁梧复迭,势合形离。”
化为泡影郭沫若《洪波曲 第七章 一》:“由于六月十一日的黄河决堤,使豫东成为泽国,也就化为了泡影。”
吊形吊影明·袁宏道《别恨篇为方子公赋》诗:“独自吊形吊影,谁人知暖知寒。”
后顾之忧北齐 魏收《魏书 李沖传》:“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一朝忽有此患。”
后顾之虑宋·刘弈《上韩范二招讨书》:“贼无后顾之虑,长驱而来。”
吠影吠声清 梁启超《管子传》第一章:“而后之陋儒,并孟子之所以自信者而亦无之,乃反吠影吠声。”
含沙射影晋 干宝《搜神记》第12卷:“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剧者至死。”
吹影镂尘《关尹子 一宇》:“言之如吹影,思之如镂尘,圣智造迷,鬼神不识。”
响答影随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7卷:“由是论之,罪福报应,犹响答影随,不差毫末。”
土木形骸《晋书 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壁间蛇影明 唐顺之《答王龙溪郎中书》:“若于此处稍参不破,则昔人所谓壁间蛇影,足以生疑而致病。”
大言不惭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 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
奇形异状唐·房玄龄《晋书·温峤传》:“须臾,见水族覆灭,奇形异状,或乘车马著赤衣者。”
奇形怪状唐 房玄龄《晋书 温峤传》:“须臾,见水族覆灭,奇形异状,或乘车马著赤衣者。”
奋不顾身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如影随形先秦 管仲《管子 任法》:“然故下之事上也,如响之应声也;臣之事主也,如影之从形也。”
孤身只影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左顾右盼三国 魏 曹植《与吴季重书》:“左顾右盼,谓若无人,岂非吾子壮志哉!”
弓影浮杯明 刘炳《鄱城归舟》诗:“弓影浮杯疑老病,鸡声牵梦动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