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4 个悲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shǔ lí zhī bēi黍离之悲 | 黍:谷子。对故国的怀念。指国破家亡的悲伤。 | 宋·姜夔《扬州慢·序》:“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
kāng kǎi bēi gē慷慨悲歌 |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 晋 陶潜《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 |
bēi xǐ jiāo jí悲喜交集 | 交集:一起出现。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也作“悲喜交加”;“悲喜交至”。 | 《晋书 王廙传》:“当大明之盛,而守局遐外,不得不奉赠大礼,闻问之日,悲喜交集。” |
fēng mù hán bēi风木含悲 | 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
tù sǐ hú bēi,wù shāng qí lèi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 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失败或死亡而感到悲伤。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9回:“获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
bēi bù zì shèng悲不自胜 |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 汉 荀悦《汉纪 平帝纪》:“太后因号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悲不自胜。” |
bēi guān zhǔ yì悲观主义 | 对世事所怀消极看法的处世观 | 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投降主义根源于民族失败主义,即民族悲观主义。” |
bēi guān shī wàng悲观失望 | 对世事怀有丧失信心消极的看法。 | 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我们决不悲观失望,我们是乐观的。” |
bēi huān lí hé悲欢离合 | 悲:悲哀;欢:欢乐;离:离散;合:团聚。指生活中的悲哀与欢乐;分离与团聚的不同遭遇。 | 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杯子由》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
lí hé bēi huān离合悲欢 | 泛指别离、团聚、悲哀、喜悦的种种遭遇和心态。 | 明 陆采《明珠记 提纲》:“佳人才子古难并,苦离分,巧完成,离合悲欢只在眼前生。” |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lǎo dà tú shāng bēi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 《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shuāng lù zhī bēi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终制》:“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 |
tù sǐ hú bēi兔死狐悲 | 兔子死了;狐狸很悲伤。比喻因同类遭遇不幸而悲痛伤感。悲:悲伤。 | 元 汪元亨《折桂令 归隐》曲:“鄙高位羊质虎皮,见非辜兔死狐悲。” |
fēng mù zhī bēi风木之悲 |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侍养的悲伤。 | 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怀风木之悲;壮岁鼓盆,久虚琴瑟之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