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37 个秋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àn sòng qiū bō暗送秋波 | 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美女的眼睛。原指美女暗中以眉目传情;后形容暗中以眉目传情;也泛指暗中示意;暗通信息;献眉讨好。 | 宋 苏轼《百步洪》诗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明 冯梦龙《挂枝儿 私窥》:“眉儿来,眼儿去,暗送秋波。” |
hēi bù liū qiū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难看。 | 梁实秋《喝茶》:“普洱茶,漆黑一团,据说也有绿色者,泡烹出来黑不溜秋,粤人喜之。” |
chūn qiū dǐng shèng春秋鼎盛 | 春秋:年龄。人年龄正处在旺盛、强壮之际。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 | 汉 贾谊《新书 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仪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若比,况莫大诸侯权势十此者乎?” |
lǎo qì héng qiū老气横秋 | 老气:老年的气概;横秋:横亘秋空。形容神态老练严肃。也形容为人死板;缺乏朝气。 | 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
míng chá qiū háo明察秋毫 | 明:明晰;察:看;观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现象。目光犀利;能敏锐地看清极细小微末的东西。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
jí fēng sǎo qiū yè疾风扫秋叶 | 比喻力量强大、行动迅速,象暴风扫除落叶一样。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晋孝武帝太元七年》:“以吾出晋,校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 |
míng chá qiū háo,bù jiàn yú xīn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 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
qiān qiū dà yè千秋大业 | 长久的、伟大的功业或事业。 | 欧阳山《苦斗》:“可是如今谋虑万利进出口公司的千秋大业,谋虑东昌行目前对于东洋货物该采取什么方针这些大事,已经招架不来。” |
chūn huā qiū yuè春花秋月 |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 南唐 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míng chá qiū háo zhī mò,ér bù jiàn yú xīn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 《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
qiū háo wú fàn秋毫无犯 | 秋毫:动物秋后新换的绒毛。比喻十分纤细之物。形容军纪严明;对百姓无丝毫侵犯;也形容为人清正廉洁。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
qiū fēng sǎo luò yè秋风扫落叶 | 比喻强大的力量扫荡腐朽弱小者;也比喻扫除净尽。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辛毗传》:“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弊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 |
qiū fēng luò yè秋风落叶 | 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 宋·洪迈《夷坚志·齐先生》:“人言秋风落叶,此真是也。” |
qiū shōu dōng cáng秋收冬藏 | 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
wàng chuān qiū shuǐ望穿秋水 | 把眼睛都望穿了。形容盼望的程度。秋水:比喻人的眼睛像秋水一样晶莹。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若不去啊,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
yī yè zhī qiū一叶知秋 |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川》:“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
yè luò zhī qiū叶落知秋 | 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天童华禅师法嗣》:“动弦别曲,叶落知秋,举一明三。” |
qiū yuè chūn fēng秋月春风 | 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 唐 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
bīng hú qiū yuè冰壶秋月 | 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秋月:中秋的月亮;比喻皎洁。心如冰清;和明月一样洁净。 | 宋 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
chūn lù qiū shuāng春露秋霜 | 比喻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人。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
yī rì sān qiū一日三秋 | 一天不见面;就像过了三年。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 南朝 梁 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路迩人遐,音尘寂绝,一日三秋,不足为喻。” |
qiū háo zhī mò秋毫之末 | 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末:末梢;尖端。比喻十分细微的东西。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而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
duō shì zhī qiū多事之秋 | 秋:年岁;时期。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多指国家或政局等较大范围的政治局势不安定;事端多起的时期。 | 唐 崔致远《前宣州当涂县令王翱摄杨子县令》:“况逢多事之秋,而乃有令患风。” |
qiū shuǐ yī rén秋水伊人 |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 《诗经 秦风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píng fēn qiū sè平分秋色 | 秋色:秋天景色。把秋天的景色平均分配;昼夜各得一半;多指中秋或秋分这一天;后指平均分享财物声誉等。 | 唐 韩愈《昌黎集 卷二 合江亭》诗:“穷秋感平分,新月怜半破。” |
chūn xià qiū dōng春夏秋冬 | 指四季或一年。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只见绿一团,红一簇,也不分春夏秋冬,万卉千花,尽皆铺缀。” |
chūn qiū bǐ fǎ春秋笔法 | 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 宋 俞文豹《吹剑录》:“盖纯用《春秋》笔法也。” |
shuāng qì héng qiū霜气横秋 | 霜:秋霜。气:志气。比喻志气凛然,像秋霜一样严峻。 | |
qiū gāo qì shuǎng秋高气爽 | 形容秋季天空晴朗;气候凉爽宜人。 | 唐 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暗风吹乱蛩悲咽。” |
qiū gāo qì hé秋高气和 | 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 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却说小燕便服轻车,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那时秋高气和,尘软蹄轻,不一会已到了门口,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荫下。” |
gè yǒu qiān qiū各有千秋 | 每个人都有可以流传久远的特长。比喻各有所长;各有优点。千秋:千年;指流传久远。 | 老舍《四世同堂》:“你们祁家弟兄是各有千秋!” |
qiū fēng sǎo yè秋风扫叶 | 比喻威力大、气势猛。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九卷:“[程万里]每日间见元兵所过,残灭如秋风扫叶,心中暗暗悲痛,正是: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
luò yè zhī qiū落叶知秋 | 一看到落到地上的黄叶;就知道秋天来临了。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 | 宋 唐庚《文录》:“仙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
chūn huá qiū shí春华秋实 | 华:古同“花”。春天盛开的花;秋天结的果。比喻文采和德行。有时也比喻学问和品德修养之间的关系。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邢颙传》:“(君侯)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
yè luò guī qiū叶落归秋 | 树叶在秋天飘落。比喻事物有一定归宿。 | 元·贯云石《斗鹌鹑·佳偶》曲:“美眷爱,俏伴侣。叶落归秋,花生满路。” |
qiū qù dōng lái秋去冬来 | 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刘玉民《骚动之秋》第七章:“秋去冬来,新年一过春节眨眼就到。” |
chūn qù qiū lái春去秋来 | 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明 刘基《大堤曲》:“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