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7 个积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jī shàn yú qìng积善余庆 | 积:积累;善:善事;余庆:指先代的遗泽。积德行善之家,恩泽及于子孙。 | 《周易 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yǎng xiǎo fáng lǎo,jī gǔ fáng jī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 积:聚,储蓄。生养儿子是为了方便老年生活,储存谷物是为了防备荒年挨饿。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
duī jī rú shān堆积如山 | 聚积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填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量不绝,场内堆积如山。” |
zhòng kǒu shuò jīn,jī huǐ xiāo gǔ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jī dé lěi rén积德累仁 | 积累功德与仁义。 | 《后汉书·李固传》:“李氏灭矣·自太公已来,积德累仁,何以遇此?” |
jī dé lěi gōng积德累功 | 积累仁德与功业。 | 三国·魏·高贵乡公《改元大赦诏》:“宣力之佐,比积德累功,忠勤帝室。” |
rì jī yuè lěi日积月累 | 一天一天、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 《宋史 乔行简传》:“借纳忠效勤之意,而售其阴险巧佞之奸,日积月累,气势盖张;人主之威权,将为所窃弄而不自知矣。” |
jī bù xiāng néng积不相能 | 积:积久而成的;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君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淡,不为之备,终受制矣。” |
jī cái qiān wàn,bù rú bó jì zài shēn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 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
jī shǎo chéng duō积少成多 | 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少变多。 |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众少成多,积小致钜。” |
chǔ xīn jī lǜ处心积虑 | 处心:存心;积虑:图谋了很长时间。指存心很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 | 《穀梁传 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
jī hòu chéng qì积厚成器 | 指根基深厚,养成才干。 | 《旧唐书 韩弘传》:“降神挺材,积厚成器,中蕴深闳之量,外标严重之姿。” |
jī shàn chéng dé积善成德 |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 《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jī fēi chéng shì积非成是 | 非:谬误;是:正确的东西。长期形成的谬误;久而久之被当作正确的。 | 清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原善序》:“治经之士,莫能综贯,习所见闻,积非成是,余言恐未足以振兹坠绪也。” |
jī zhòng nán fǎn积重难返 | 积:长时间积累下来的;重:程度深;返:返回。指经过长时间形成的不良思想、作风或习惯;不容易革除、改变。 |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第20卷:“掌禁兵,筦枢要,遂致积重难返,以至此极也哉。” |
jī zhòng nán fǎn积重难反 | 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同“积重难返”。 | 明 张居正《陈六事疏》:“近来风俗人情,积习生弊,有颓靡不振之渐,有积重难反之几。若不稍加改易,恐无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 |
jī tǔ chéng shān积土成山 | 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积小而成大。 | 荀况《荀子 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