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人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gè rén zì sǎo mén qián xuě,mò guǎn tā jiā wǎ shàng shāng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 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 | 《警世通言 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定拜别三官而去。正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
rén miàn guǐ xīn人面鬼心 | 指表面很好,内心很坏。 | |
zhé jié xià xián rén折节下贤人 | 折节:屈己下人;下:屈己尊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 |
rén rén dé ér zhū zhī人人得而诛之 | 得:可以,能够;诛:杀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极言某人罪大恶极。 | 《庄子·庚桑楚》:“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 |
wù shì rén fēi物是人非 | 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 |
qiān gǔ zuì rén千古罪人 | 形容犯的罪永远被人记着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三回:“不独老杨禽兽,作千古罪人,即弟辈以小人之心推测君子,亦应抱愧。” |
shā rén bù zhǎ yǎn杀人不眨眼 | 本来是禅宗用语。杀人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形容嗜杀成性;极端的暴虐凶残。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1卷:“汝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 |
duō duō bī rén咄咄逼人 |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
lìng rén mǎn yì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邓小平《太行区的经济建设》:“合作运动也还不能令人满意。” |
dǒu shāo zhī rén斗筲之人 | 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斗、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器具。像斗筲那样容量的人。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亦用为自谦之词。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
chóu rén xiāng jiàn,fèn wài yǎn hóng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谢扶民《壮族人民优秀的儿子韦拔群》:“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于是双方的随员就对打起来了。” |
cǎo jiān rén mìng草菅人命 |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
guǐ pà è rén鬼怕恶人 | 比喻凶恶的人惧怕更凶恶者。 | 旧题宋·苏轼《艾子杂说》:“王曰‘前人已不住矣,又安敢祸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恶人也。’” |
àn jiàn shāng rén暗箭伤人 | 暗中射箭杀伤别人。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但是杀下马的,各自抬回本阵,不许暗箭伤人,亦不许抢掳尸首。” |
rèn rén wéi qīn任人唯亲 | 任:任用。唯:只。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样;只用和自己关系亲近的。 |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过去张国焘的干部政策与此相反,实行‘任人唯亲’,拉拢私党,组织小派别。” |
wàn rén kōng xiàng万人空巷 | 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现多指很多的人聚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 | 宋 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诗:“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
jiě líng hái xū xì líng rén解铃还须系铃人 | 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 | 宋 惠洪《林间集》卷下载: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众无以对。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 |
lìng rén shén wǎng令人神往 |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羡慕。 |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今著述湮没,怅望当时蹈海之风,令人神往不已。” |
fēng liú rén wù风流人物 | 风流:指英俊的;杰出的。通常指对一个时代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旧指好色或轻浮放荡的人。 |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chéng bài lùn rén成败论人 | 论:衡量;评定。以成功或失败为评价人物的标准。 | 宋 苏轼《孔北海赞序》:“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操得英雄之列。” |
gè rén zhǔ yì个人主义 | 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道德的自私自利。 |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 |
zhū bā jiè chī rén shēn guǒ,quán bù zhī zī wèi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 比喻吃东西狼吞虎咽,来不及细尝。也比喻看书做事贪多务得,实则无所收获。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你这奴才,‘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
yì gāo rén dǎn dà艺高人胆大 | 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6回:“这正是艺高人胆大。蒋爷竟不慌不忙的答道:‘实是半路出家,何必施主追问呢?’” |
fān liǎn bù rèn rén翻脸不认人 | 比喻不从长远考虑,稍有矛盾,立刻翻脸。 | 老舍《骆驼祥子》:“过河拆桥,老头子翻脸不认人,他们替祥子不平。” |
qiū shuǐ yī rén秋水伊人 |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 《诗经 秦风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cuī rén lèi xià催人泪下 | 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 | 凌力《少年天子》第八章:“实在是万岁爷的祭文催人泪下,奴才们实在忍不住了……” |
fēng sú rén qíng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唐 杜牧《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因言燕赵间山川夷险,教令风俗人情之所短长。” |
rén xīn guī xiàng人心归向 |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
máng rén shuō xiàng盲人说象 |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 元 黄溍《书袁通甫诗后》:“吾侪碌碌,从俗浮沉,与先生相去远甚,而欲强加评品,正如盲人说象。” |
fù rén chún jiǔ妇人醇酒 | 谓沉湎于酒色。语本《史记·魏公子列传》:“秦数使反闲……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 语出《史记·魏公子列传》:“秦数使反閒……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
dù wài zhī rén度外之人 | 度外:心在计度之外。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即局外人。 | 《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
zhī rén dài shì知人待士 | 指对待人的态度好。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5回:“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 |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rén yǒu dàn xī huò f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 不测: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厮恰才无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张千,你再去看来。” |
děng xián zhī rén等闲之人 | 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 |
jiā rén fù zǐ家人父子 | 家人:一家人。指一家人。 | 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辩》:“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耶?” |
xiāng cǎo měi rén香草美人 |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 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灵修、美人,以譬于君。” |
xiǎo rén dé zhì小人得志 | 小人: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 | 南朝·宋·何承天《为谢晦檄京邑》:“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 |
rén gè yǒu zhì人各有志 | 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志向。 | 晋 陈寿《三国志 管宁传》:“太祖曰:\'人各有志,出处异趣。\'” |
gè rén zì sǎo mén qián xuě,xiū guǎn tā rén wǎ shàng shuāng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 | 明·沈璟《义侠记·除凶》:“他自要去送性命,干俺甚事,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rén miàn shòu xīn人面兽心 |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
lù yáo zhī mǎ lì,shì jiǔ jiàn rén xīn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 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结交警语》:“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
rén bù kě mào xiàng,hǎi shuǐ bù kě dǒu liáng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相:估量,评价。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别是一番面目,想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hù jǐ rén zú户给人足 | 给:丰足,富裕。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 《晋书·颜含传》:“且当征之势门,使反田桑,数年之间,欲令户给人足,如其礼乐,俟之明宰。” |
jiān rén zhī xióng奸人之雄 | 奸人:奸恶诈伪的人;雄:指杰出人士。奸恶诈伪之人的魁首。多指权诈欺世的野心家。 | 战国·赵·荀况《荀子·非相》:“夫是之谓奸人之雄。” |
pàn ruò liǎng rén判若两人 | 判:判断;评定;若:好像。评定一个人前后的表现;好像两个人一样;截然不同。 |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本是何等通融、何等迁就,何以如今判若两人?” |
dì guǎng rén xī地广人希 | 见“地广人稀”。 | 《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希。” |
yīng xióng qī rén英雄欺人 | 指非凡人物逞才欺世。 | 明·李攀龙《<唐诗选>序》:“太白纵横,往往强弩之末,间杂长语,英雄欺人耳。” |
rén yān chóu mì人烟稠密 | 指某地方人口很多。 | 清 刘鄂《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鹊华桥,才觉得人烟稠密,也有挑担子的,也有推小车子的。” |
rén hǎi zhàn shù人海战术 | 以众多人数来进行战斗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 毛泽东《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不敬师长,共产公妻,人海战术,总之是一群青面獠牙,十恶不赦的人。” |
tiān xiàng jí rén天相吉人 | 相:保佑,帮助;吉人:善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 | 元·施惠《幽闺记·兄弟弹冠》:“违和,天相吉人身痊可,却望节饮食,休劳碌。” |
bó mìng jiā rén薄命佳人 |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 元·洪希文《书美人图》:“可怜前代汗青史,薄命佳人类如此。” |
máng rén mō xiàng盲人摸象 | 佛经故事;传说几个盲人各自抚摸大象的身体;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因此各人所说不一;争论不休。比喻以一点代替全面;看问题片面。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进禅师》:“有僧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
jìn rén ruò jiāng jiā zhū xī,tuì rén ruò jiāng zhuì zhū yuān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
zì qī qī rén自欺欺人 | 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用自己也不相信的去欺骗别人。形容别有用心或虚伪无力的欺骗行为。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卷:“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
lù duàn rén xī路断人稀 | 路被隔断,行人稀少。形容某种灾害严重,以致路无行人。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一向恁么去,路绝人稀。” |
bù fá qí rén不乏其人 | 乏:缺乏;其人:那样的人。不缺少那样的人。 | 清 吕留良《与陈执斋书》:“然则如今之篯侯,远近不乏其人。” |
rén fēi wù shì人非物是 | 谓人事变迁,景物依旧。 | 清·洪昇《长生殿·寄情》:“蓬莱院月悴花憔,昭阳殿人非物是。” |
mù zhōng wú rén目中无人 | 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 《说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无人,待我去打这狗头下来。” |
dà yǒu rén zài大有人在 | 原指有很多的人还活在世上。形容某一种人为数不少。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帝至东都,顾眄街衢,谓侍臣曰:‘犹大有人在。’意谓向日平阳玄感,杀人尚少故也。” |
yī dǒu mǐ yǎng gè ēn rén,yī dàn mǐ yǎng gè chóu rén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 | 送一斗米救人,人会怀感恩。送一石米给人会使人贪得无厌而反目成仇。指对人帮助要看时机与对象。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2回:“郭先生,自古‘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这是我们养他的不是了!” |
yè shēn rén jìng夜深人静 |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
rén miàn gǒu xīn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 |
fāng wài rén方外人 | 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你究竟是方外人。岂有个才明保了的就撤省的道理呢?” |
měi rén chí mù美人迟暮 |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
chūn fēng fèng rén春风风人 |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 汉 刘向《说苑 贵德》:“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
zhèng rén jūn zǐ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新唐书 张宿传》:“宿怨执政不与已,乃日肆谗甚,与皇甫镈相附离,多中伤正人君子。” |
gōng zì hòu ér bó zé yú rén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 躬:自身;责:责备,责问。多严于律己,少苛求别人。 |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xià lǐ bā rén下里巴人 | 下里:乡里;巴人:巴蜀的人民。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
shā rén cháng mìng,qiàn zhài huán qián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 偿:偿还。杀人者须抵命,欠债者要还钱。 |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可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这般说才是。” |
wú rén zhī dì无人之地 | 见“无人之境”。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里,凿山为道,造作桥阁。” |
dá guān yào rén达官要人 | 犹言达官贵人。 | 宋·惠洪《冷斋夜话·课术有验无验》:“有日者能课,使之课莫不大奇中……凡为达官要人言皆无验;至为市进凡庸山林之士课,则如目见而言。” |
kuài rén kuài yǔ快人快语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 陈白尘、贾霁《宋景诗》第24章:“宋大帅真是快人快语!来,干一大杯!” |
rén shēng hé chù bù xiāng féng人生何处不相逢 | 〖释义〗指人与人分手后总是有机会再见面的。 | 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若见雷州寇司户,人生何处不相逢。” |
rén shēng dǐng fèi人声鼎沸 | 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形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刘小官雌雄兄弟》:“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
jiā pò rén wáng家破人亡 |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元安禅师》:“师曰:‘家破人亡,子归何处?’” |
èr bā jiā rén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 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
bì rén ěr mù避人耳目 | 指避免走漏消息。 | |
shě jǐ jiù rén舍己救人 | 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 老舍《老张的哲学》:“舍己救人也要凑好了机会,不然,你把肉割下来给别人吃,人们还许说你的肉中含有传染病的细菌。” |
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zhuō zéi jiàn zāng,shā rén jiàn shāng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 | 奸:通奸;赃:赃物。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
hài rén bù qiǎn害人不浅 | 给别人的损害非常之大。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5回:“即如今人凡遇小儿惊风,害人不浅。” |
xún xún yòu rén循循诱人 |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壮年励志苦学,屡科不第,遂隐居教学,循循诱人。” |
yī biǎo rén cái一表人材 | 见“一表人物”。 | 明·刘璋《飞花艳想》第一回:“友梅生得一表人材,美如冠玉,又且颖悟过人,做的文章,便篇篇锦绣,字字珠玑,十五岁上,就领了钱塘县学批首。” |
rén cái bèi chū人才辈出 |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辈出:成批地连续出现。有才能的人一批接一批涌来。形容人才一批接一批不断涌现。 |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格局第六》:“犹之诗、赋、古文以及时艺,其中人才辈出,一人胜似一人。” |
rén zhōng shī zǐ人中狮子 | 像狮子是兽中之王那样。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 《释氏要览》:“天竺大乘沙门佛陀斯那天才特拔,诸国独步,内外综博,无籍不练,世人咸曰人中狮子。” |
zēng shēn shā rén曾参杀人 | 比喻流言可畏。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
sāo rén yì kè骚人逸客 | 同“骚人墨客”。 |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湖山幽境,风月遨游,实骚人逸客之常情。” |
huā biān rén wù花边人物 | 指八面玲珑、快嘴利舌、幽默机智、活动于有新闻价值场合的人。 | |
yí rén yí guǐ疑人疑鬼 | 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形容非常多疑。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2回:“无奈各房的人都是疑人疑鬼的不安静,也添了人坐更,于是更加了好些食用。” |
jiù rén yī mìng,shèng zào qī jí fú t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 | 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 | |
bǎi shì yī rén百世一人 | 指极难得的人才。 | 宋 苏轼《祭司马君实文》:“百世一人,千载一时,惟时与人,鲜偶常奇。” |
bù míng zé yǐ,yī míng jīng rén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鸣;鸟叫。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fēng tú rén qíng风土人情 | 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 清 钮琇《觚剩 七月天》:“若就服食居处而言,以及风土人情之变,真堪发人一嘘。” |
rén tóu chù míng人头畜鸣 | 鸣:叫。这是骂人的话,指虽然是人,但象畜类一样愚蠢。也比喻人的行为非常恶劣。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记》:“(胡亥)诛斯,去疾,任用赵高,痛哉言乎!人头畜鸣。” |
zhàng shì qī rén仗势欺人 | 仗:倚仗;依靠。依仗某种权势欺压别人。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他凭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
yī rén zhī xià,wàn rén zhī shàng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多指地位崇高权势显赫的大臣。 | 《六韬》:“屈一人下,伸万人上,惟圣人能行之。” |
qiǎng rén suǒ nán强人所难 | 强:勉强。勉强别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百花仙子道:‘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岂肯颠倒阴阳,强人所难。’” |
gè rén zì sǎo mén qián xuě,mò guǎn tā rén wǎ shàng shuāng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鲁迅《经验》:“然而也有经过许多人经验之后,倒给了后人坏影响的,如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便是其一。” |
huò fú wéi rén祸福惟人 | 是祸是福均取决于人自身的所作所为。亦作“祸福由人”。参见“祸福同门”。 | 唐·杨炯《从弟去溢墓志铭》:“阴阳为道,大道无亭毒之心;祸福惟人,圣人有抑扬之教。”亭毒,养育。 |
quán kē rén ér全科人儿 | 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 | |
wú rén bù zhī无人不知 | 到尽人皆知的地步。 | 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卖朝报’的人为广招徕,必然大声吆喝,以至于大街小巷,无人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