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止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33 个止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xīn rú zhǐ shuǐ心同止水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同“心如止水”。唐 白居易《答元八郎中、杨十二博士》诗:“身觉浮云无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但知潇洒疏朝市, 不要崎岖隐姓名。”
zhǐ gē wéi wǔ止戈为武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
gāo shān yǎng zhǐ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tàn wéi guān zhǐ叹为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不必再看别的。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极点。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tuī bō zhù lán,zòng fēng zhǐ liáo推波助澜,纵风止燎澜:大波浪。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的声势,扩大影响。隋·王通《文中子·问易》:“真君、建德之事,适足推波助澜、纵风止燎尔!”
gāo shān yǎng zhǐ,jǐng xíng xíng zh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zhī zú bù rǔ,zhī zhǐ bù dài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殆:危险。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春秋·楚·李耳《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yǐn zhèn zhǐ kě饮鸩止渴鸩:毒酒。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的后果。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霍諝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zhǐ yú zhì shàn止于至善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wàng mén tóu zhǐ望门投止投止:投宿。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况急迫,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 张俭》:“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shān zhǐ chuān xíng山止川行喻坚不可摧,行不可阻。清·唐甄《潜书·两权》:“诚能自固如是,是山止川行之势也;以战必胜,以攻必取者也。”
qiǎn cháng zhé zhǐ浅尝辄止浅:初步;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了。形容学习不深入钻研。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zhǐ树欲静而风不止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dào cǐ wéi zhǐ到此为止以这里为界限。陈忠实《白鹿原》第16章:“兆海痛苦地叹口气:‘完了。到此为止。’”
xué wú zhǐ jìng学无止境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清·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zhǐ gē xīng rén止戈兴仁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汉晋春秋》:“将欲止戈兴仁,为百姓请命。”
chōu xīn zhǐ fèi抽薪止沸抽掉锅底下正燃烧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北齐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zhī zhǐ bù dài知止不殆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yǒng wú zhǐ jìng永无止境止境:尽头。永远没有到头的时候。茅盾《秦岭之夜》:“秦岭上还有积雪,秦岭的层岚屏障永无止境似的。”
wàng méi zhǐ kě望梅止渴想吃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liú yán zhǐ yú zhì zhě流言止于智者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荀子 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mí suǒ dǐ zhǐ靡所底止谓没有止境。《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jǔ zhǐ yán tán举止言谈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唐·杜牧《罪言》:“山东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沈酣入骨髓,无以为非者。”
zhǐ fèi yì xīn止沸益薪谓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明·李贽《为黄安二上人书》之三:“对高洁人谈高洁,已为止沸益薪,况高洁十倍哉!”
lìng xíng jìn zhǐ令行禁止令:命令。行:执行;施行;禁:禁令;止:停止。有令必行;命令发布就马上行动;有禁必止;命令停止就立刻停止。形容法令通畅而严明。《逸周书 文传》:“令行禁止,王始也。”
jǔ zhǐ xián yǎ举止娴雅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更是性格敏慧,举止娴雅,浅笑微颦,丰华入目;承颜顺意,婉娈快心。”
xīn rú zhǐ shuǐ心如止水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zhǐ zú zhī jiè止足之戒止:懂得适可而止;足:知道满足;戒:戒心。指要以知止和知足为戒,不要不知满足。南朝·梁·任荤《王文宪集·序》:“安以岁暮之期,申以止足之戒。”
jǔ zhǐ shī cuò举止失措措:安放,放置。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睿闻知两处危急,举止失措,甚是惊慌。”
zhǐ bàng mò rú zì xiū止谤莫如自修止:停止,平息;谤:指责。要阻止别人毁谤,最好的方法是修身。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昶传》:“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
shì kě ér zhǐ适可而止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比喻做事恰到好处。先秦 孔子《论语 乡党》:“不多食”宋 朱熹集注:“适可而止,无贪心也。”
jiá rán ér zhǐ戛然而止戛然:像声词。声音突然停止。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满场生旦净末,同声一个曲牌,也听不来南腔北调,只觉得如出一口。唱了几套,戛然而止。”
yáng tāng zhǐ fèi扬汤止沸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董卓传》:“卓未至,进败”裴松之注引《典略》:“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