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珞如石的成语故事
拼音luò luò rú shí
基本解释珞珞:石头坚硬的样子。形容坚如顽石。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暂未找到成语珞珞如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珞珞如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如既往 | 《第二次握手 六》:“清末以来,到海外求学的中国人何止千百,在学业上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中国又穷又弱的现状一如既往,丝毫无所改变。” |
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2回:“郭先生,自古‘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这是我们养他的不是了!” |
一见如故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 “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 |
一贫如洗 | 元 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
万事如意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5回:“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以为我做了好事,便可以望上天默佑,万事如意的。” |
不如归去 | 宋 梅尧臣《杜鹃》诗:“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鹃;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 |
了如指掌 |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
亦复如是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
亲如手足 | 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想兄弟情亲如手足,怎下的生心将兄命亏?” |
亲如骨肉 | 江耀辉《红军鞋》:“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难过,舍不得离开那里的亲如骨肉的人民群众。” |
亲当矢石 | 《北齐书·文宣帝纪》:“每临行阵,亲当矢石。” |
从善如流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
从善如登 | 《国语 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韦昭注:“如登,喻难;如崩,喻易。” |
他山之石 | 《诗经 小雅 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元·许名奎《忍经》:“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依然如故 | 唐 薛调《无双传》:“舅甥之分,依然如故。” |
倒背如流 | 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 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 |
光阴如箭 | 唐 韦庄《关河道中》诗:“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
冠盖如市 |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五章:“有力官绅‘视为利薮,群思攘夺……门前冠盖如市’。” |
决断如流 | 《周书 斐汉传》:“汉善尺牍,尤便簿领,理识明赡,决断如流。” |
击石弹丝 | 宋·秦观《代贺兴龙节表》:“加笾折俎,初偿露酎之醇;击石弹丝,始奏《钧天》之妙。” |
势如破竹 | 《晋书 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千闻不如一见 | 《陈书 萧摩诃传》:“安都谓摩诃曰:‘卿骁勇有名,千闻不如一见。’” |
卵与石斗 | 汉 焦赣《易林 艮之损》:“卵与石斗,麋碎无疑。” |
变化如神 | 宋 陈亮《酌古论二 邓禹》:“出奇制胜,变化如神。兵锋所加,敌人授首。” |
吉祥如意 | 南北朝 张成《造像题字》:“为亡父母敬造观音像一区,合家大小八口人等供奉,吉祥如意。” |
君子之交淡如水 | 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 |
味如嚼蜡 | 《楞严经》第八卷:“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