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寒腹短识寒腹短识的故事

寒腹短识的成语故事


拼音hán fù duǎn shí

基本解释形容人知识贫乏,见识短浅。

出处清·周亮工《书影》卷五:“今人寒腹短识,辄不自量造语,余耻之。”


暂未找到成语寒腹短识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寒腹短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暴十寒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一曝十寒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三长两短明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
不寒而栗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馀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不打不相识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戴宗道:‘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不识之无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不识抬举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4回:“这和尚好不识抬举。”
不识泰山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不识起倒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2回:“你那三个和尚已被我洗净了,不久便要宰杀,你还不识起倒?去了罢!”
东床坦腹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雅量》:“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人穷志短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一回:“所谓人穷志短,我那里敢和他较量,只索避了。”
似曾相识宋 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使心用腹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2回:“至于贪淫纵欲,使心用腹,污秽人家女眷,没有一个减等夺禄,或是妻子见报,阴中再不饶过。”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明 许自昌《水浒记》第18出:“人常说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宋公明为人倒是反这两句话,故此担阁了嫂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东汉·王充《论衡·壮留》:“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冰雪严寒吴伯箫《菜园小记》“虽然按照时令季节,各种蔬菜种得有早有晚,有时收了这种菜才种那种菜;但是除了冰雪严寒的冬天,一年里春夏秋三季,菜园里总是经常有几种蔬菜在竞肥争绿的。”
十年寒窗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天下知。”
博学多识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第45卷:“只是圣人之所以圣,却不在博学多识,而在一以贯之。”
博识多通
博闻强识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反眼不识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
取长补短《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口蜜腹剑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唇亡齿寒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唇揭齿寒
啼饥号寒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嘘寒问暖冰心《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孩子们安静听话,太太笑脸相迎,嘘寒问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