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全受全归全受全归的故事

全受全归的成语故事


拼音quán shòu quán guī

基本解释封建礼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父母,应当终身洁身自爱,以没有受过污辱损害的身体回到父母生我时那样。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父母全而生之,于全而归之,可谓孝矣。”


暂未找到成语全受全归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全受全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应俱全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案子上调和作料,一应俱全。”
上当受骗陆文夫《微弱的光》:“这九年也没有完全浪费,思考了不少问题,不再那么容易上当受骗。”
不如归去宋 梅尧臣《杜鹃》诗:“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鹃;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
两全其美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司徒,你若肯与了我呵,堪可两全其美也。”
临危受命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久假不归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之子于归《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九九归一秦兆阳《回答》:“我这个糟老头子捡点破烂,虽说有点霸道,九九归一,也是生活逼的。”
人心归向《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代人受过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各省系军阀慑于人民的巨大力量,都不肯代人受过,曹辊也就不敢一意孤行。”
以偏概全吴家国《普通逻辑》:“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伏法受诛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众望所归宋 陆游《贺礼部曾侍郎启》:“所养既厚,万钧亦何足言;众望所归,九迁犹以为缓。”
众望攸归《晋书 解系阎鼎等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
全军覆没《旧唐书 李希烈传》:“官军皆为其所败,荆南节使张伯仪全军覆没。”
全力以赴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全家福张爱玲《浮花浪蕊》:“多数是住宅外阳光中的小照片,也有照相馆拍的全家福。”
全心全意茅盾《鼓吹集》:“体验生活的时候,就应该全心全意生活,把找题材的心思完全搁起来。”
全无人性
全知全能郭沫若《郑成功》第四章:“全知全能的主是大公无私的。”
全神贯注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全科人儿
全身远祸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把你尊翁的骸骨,遣人送到故乡,你母女自去全身远祸。”
十全十美清 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十全大补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5回:“只见一个医生在那里和他诊脉,开了脉案,定了一个十全大补汤加减,便去了。”
去末归本《后汉书·章帝本纪》:“比年阴阳不调,饥馑屡臻。深惟先帝忧人之本,……诚欲元元去末归本。”
去邪归正《三国志 蜀志 后主传》:“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载后主刘禅诏曰:“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反璞归真《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