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口耳并重口耳并重的故事

口耳并重的成语故事


拼音kǒu ěr bìng zhòng

基本解释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出处鲁迅《彷徨·肥皂》:“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


暂未找到成语口耳并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口耳并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不绝于耳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两豆塞耳《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举足轻重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举重若轻清 赵翼《瓯北诗话》:“坡诗不尚雄杰一派,其绝人处,在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交头接耳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大小三军,听吾将令,甲马不许驰骤,金鼓不许乱鸣,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
价重连城唐·韦庄《乞彩笺歌》:“也知价重连城璧,一纸万金犹不惜。”
任重才轻三国蜀 诸葛亮《与参军掾属教》:“任重才轻,故多阙漏。”
任重致远《周易 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
任重道远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众口一词唐 令狐楚《谢赐冬衣状》:“自臣而下,万口一声。”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俗谚口碑
信口开合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
信口开喝元·张养浩《新水令·辞官》:“非是俺全身远害,免教人信口开喝。”
信口开河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信口雌黄南北朝 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俯首帖耳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充耳不闻清 李渔《奈何天 闹封》:“边陲告急,司转运者,充耳不闻。”
兼程并进《三国志·贾逵传》:“乃兼道进军,多设旗鼓为疑兵。”
出口伤人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赵公明大怒:‘好妖道!焉敢如此出口伤人,欺吾太甚!”
出口入耳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年》:“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
力小任重《周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力微任重唐·张说《让平章事表》:“若志小谋大,力微任重,岂敢顾惜微躯?”
十字路口鲁迅《华盖集 北京通信》:“但不幸我竟力不从心,因为我自己也正站在歧路上,——或者说得较有希望些:站在十字路口。”
十日并出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吴强《红日》第15章:“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大家不要客气,吃一点!”
卷土重来唐 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色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口出狂言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宋江听得,慌忙过来看时,却是‘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弘,在阁子内吃得大醉,口出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