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勿谓言之不预勿谓言之不预的故事

勿谓言之不预的成语故事


拼音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

基本解释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9回:“一经觉察,白简无情,勿谓言之不预也。”


暂未找到成语勿谓言之不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勿谓言之不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不做,二不休唐 赵元一《奉天录》第四卷:“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一不扭众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细想了想,这事不但无法,而且有理;料是‘一不扭众’,只得点头依允。”
一丘之貉东汉 班固《汉书 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一丝不挂宋 黄庭坚《僧景宗相访寄法王航禅师》:“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
一丝不苟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一事不知《南史·隐逸传·陶弘景》:“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六韬》:“屈一人下,伸万人上,惟圣人能行之。”
一偏之论宋·朱熹《答沈叔晦书》:“前日务为学而不观书,此固一偏之论。”
一动不动王朔《浮出海面》:“我继续一动不动地凝视他们,这对可怜的情人实在无法保持冷静,松开嘴,忿忿地起身走了。”
一卒之田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无一卒之田。”
一去不复返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一去不返梁遇春《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二)》:“看着青春的易逝,才觉得青春的可贵,因此也更想能够在这一去不返的瞬间里得到无穷的快乐。”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鹗冠子 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一客不烦两家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堂远禅师》:“一鹤不栖双木,一客不烦两家。”
一尘不染宋 张耒《腊初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一席之地《旧唐书 后妃传上》:“妇人智识不远,有忤盛情,然贵妃久承恩顾,何惜宫中一席之地,使其京戮,安忍取辱于外哉!”
一年之计在于春南朝梁 萧统《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成不变西汉 戴圣《礼记 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一技之长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4回:“凡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如有一技之长者,前来进谒,莫不优礼以待。”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一文不名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一时之冠《晋书·王献之传》:“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
一时之标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王徐徐答曰:‘亡叔是一时之标,公是千载之英。’一坐欢然。”
一渊不两蛟《文子 上德》:“一渊不两蛟,一雌不二雄,一即定,两即争。”《淮南子 说山训》:“一渊不两蛟,水定则清正。”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
一窍不通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
一笑置之宋 陆游《书梦》诗:“一笑俱置之,浮生故多难。”
一言不发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三巧儿听说丈夫把她休了,一言不发,啼哭起来。”